安徽今年小麥預計產量350億斤 有望實現“十九連豐”
中新社合肥6月7日電 (記者 張強)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7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目前,安徽夏收工作基本結束,4一鍵報警呼叫280萬畝小麥預計產量350億斤(1斤為500克),較上年增加約10億斤,單產、總產有望創歷史新高,實現小麥生產“十九連豐”。
安徽是中國農村改革的發源地,是中國糧食主產省和糧食調出省份之一,糧食種植面積、產量穩居中國前列。
盧仕仁介紹,安徽一直把糧食生產放在“三農”工作的首要位置。今年以來,安徽推進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主攻畝均產出率、勞動生產率,有力提升了糧食生產的質量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在科技強農方面,安徽派駐1萬多名科技特派員深入田間地頭,推廣糧食生產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小麥良種基本實現全覆蓋。
同時,實現“按圖索麥”,落實優質專用小麥近3179萬畝、占播種面積的對講門鈴74.3%,較上年提高12%,有望帶動農民增收超30億元人民幣。針對小麥赤霉病偏重發生態勢,安徽投入超8億元人民幣。
在機械強農方面,為提高小麥產量,確保顆粒歸倉,安徽加強小麥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充分發揮復式高性能智能化大型農機作用,重點關注“耕種管收烘”環節作業質量。
其中,安徽先后投入20余萬臺大中型拖拉機開展深松深翻整地,30多萬臺復式精量播種機開展機播,投入3萬余臺無人機和高性能植保機開展統防統治,組織近20萬臺大型高性能聯合收割機有序搶收,機收率穩定在99%左右。目前,該省已準備1.6萬臺烘干機,根據需要隨時開展烘干作業。
盧仕仁說,安徽今年小麥機收損失率在2%以下,挽回小麥收獲損失超3億斤。今年4280萬畝小麥較正常年份提前2天搶收入庫。(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