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了隔離險的我,隔離14天后被拒賠了
中新經緯6月8日電 (魏薇)最近,部分上海市民反映購買“隔離險”被拒賠,理由是上海沒有中高風險地區,再度將隔離險推上了風口浪尖。
新冠肺炎疫情下,各家保險公司也主動擴展了意外險的保險責任,隔離津貼成了新賣點,這些具有隔離津貼的意外險也被稱為“隔離險”。但近日這款保險卻因理賠難遭投保人質疑,有的保險公司以材料不符合條款要求、需要集中隔離等各種理由拒絕賠付,投保人認為保險公司在“摳字眼”。
業內人士認為,隔離險引發的投訴對保險行業也是一次教訓,對于突發事件和疫情等事件,需要謹慎確定費率和定價,理性客觀做好產品責任的宣傳和介紹。同時,對于帶有一定社會責任的特殊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更應該重視,妥善處理好糾紛。
一家三口被隔離,為啥有人獲賠有人被拒?
曾經有多火,現在就有多尷尬。“我現在壓著很多客戶,還沒讓他們提交理賠申請,因為各地防疫政策和隔離證明模板不同,保險公司理賠審核標準和要求也有點混亂,根據前期理賠經驗大部分客戶用已有的材料交上去就被拒賠。”最近,保險經紀人李嵐(化名)在為賣出去的隔離險犯愁。她有小區對講機北京、上海、哈爾濱等地客戶購買了多家保險公司隔離險,但沒想到理賠時卻出現各種問題。
“上海的客戶隔離證明大部分都是通過隨申辦小程序自助申請的,證明上沒有寫具體的隔離原因,防控措施寫的也不是強制居家隔離,而是居家健康監測,這一點不符合保險公司的隔離津貼理賠要求,一般提交都會被拒賠,所以我就沒讓客戶上傳理賠材料?!崩顛垢嬖V中新經緯,因為上海剛復工,對于符合理賠條件的客戶現在正在讓他們聯系當地居委會重新開證明。
不僅保險經紀人為難,投保人也為理賠焦頭爛額。投保人蘭女士告訴中新經緯,今年2月,她為黑龍江省七臺河市的父母和妹妹投保了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下稱眾惠保險)的“惠無憂保險”。
蘭女士稱,今年3月,她的家人接到居委會和街道辦打來的電話,因為大數據顯示蘭女士父母和妹妹是密切接觸者,讓他們趕緊回家?;氐郊液螅m女士父母居住的整棟單元樓和其住所便被封,他們三人均被要求居家隔離。
在隔離結束后,蘭女士收集齊材料并上傳至保險公司的微信公眾號上?!按蟾艃芍苓^后,理賠結果出來,我母親和妹妹的保險已經結案,分別收到1600元和1400元賠償金,但是我父親被拒賠了。”蘭女士說。
蘭女士表示,客服給出的拒賠理由是哈爾濱防疫政策是密接需要集中隔離。“我的戶口本已經上傳了,七臺河市和哈爾濱市不一樣,況且三個人一起隔離,為什么我父親賠不了,理賠標準是理賠人員心情而定嗎?”蘭女士稱。
而陜西省西安市的高女士則遭遇多次被保險公司拒賠。今年3月,高女士投保了眾惠保險的“隔離險”。4月8日,社區通知她,由于其去過孟家村,需要居家隔離14天。4月10日12時起,孟家村被調整為中風險地區。在隔離結束后,高女士將材料上傳,沒多久就顯示她被拒賠了。
隨后,高女士聯系了保險公司客服,“開始告訴我拒賠原因是材料太模糊,我又重新進行了上傳,后來又說我上傳資料的格式不對,隔離通知書需要用他們公司的模版,我又找社區重新按照模版開了證明蓋了章,然后工作人員又反饋我的隔離申請有問題。之后又換了一個人,說我從中高風險地區回來要集中隔離,但是社區只要求我居家隔離,我讓對方把相關文件拿出來,他又拿不出來。”
高女士表示,在上述理由無法說服她后,工作人員又說,孟家村是在她被隔離后才被列為中風險地區,不算去過中高風險地區。“我覺得對方純粹在摳字眼,我同事和我情況一樣,但買了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賠償款都到賬了?!?/strong>高女士說,自己已投訴至當地銀保監局,之后監管給了她一位工作人員聯系方式,對方說已將情況反饋給上級。
西安的何女士也有類似的遭遇。何女士告訴中新經緯,4月17日,她接到了西安市有關防疫部門的電話,被確定為密接人員。當天,她被送到酒店隔離?!拔以诰频旮綦x7天,居家又隔離了7天,一共隔離了14天?!焙闻空f。
隔離結束后,她提交了理賠材料。幾個工作日后,何女士發現,她的提交頁面顯示“已結案”,還收到了眾惠保險發來的短信,稱其不符合保險條款約定?!拔掖蛉斯た头娫拞枌Ψ綖槭裁唇Y案拒賠,客服說我提交的材料有一頁沒寫清楚,讓我重新報案,但我發現頁面根本打不開,一會兒打開是空白頁,根本沒辦法重新申請。”何女士說。
保險公司回應
根據三位受訪者提供的保險單可以看到,三人購買的均是眾惠保險的“惠無憂”保險產品,保費為59元/年。
中新經緯在電子保單上看到,該產品的保險責任除了意外傷害身故及殘疾保險金、猝死保險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保險金等之外,還包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強制隔離津貼,保險金額為每天200元,最多60天,每次最多30天,保險期間內最多2次。
保單中的“特別約定”中第九條顯示,在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因下述兩種情況,經保險人認可的各級政府、各級衛健委、街道、管理委員會等國家行政機關可視對講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委托的有關部門的衛生主管機構(但物業管理公司及小區等機構出具的材料不予認可)的通知,要求前往指定的集中隔離點或被要求居家實行強制隔離的,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給付200元/日的新冠集中隔離津貼。
觸發隔離津貼的兩種情況:一是被保險人因被當地防疫部門追蹤為新冠肺炎確診或疑似患者的密切接觸者而被當地防疫部門要求強制隔離的;二是被保險人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旅行途徑或目的地被國家確定為中高風險地區,而被當地防疫部門要求強制隔離的。
眾惠保險有關負責人對中新經緯回應稱,首先針對涉及疫情的理賠,眾惠會堅守保險合同的約定,遵守保險條款,只要符合理賠要求和理賠條件的,會應賠盡賠快賠,這也是作為一家保險公司應有的社會責任及保險義務和法律責任。
其次,該負責人解釋道,由于各地防疫政策不同,所以在理賠過程中,可能用戶提交一些證明材料不符合公司的理賠要求和理賠條件,眾惠會通過公眾號在提交材料里表明客戶需要補充哪些材料,如果不符合理賠條件拒賠的情況,也會有相應的短信和說明,客戶可以清晰地查到為什么沒有賠付或需要補充哪些材料。
截至發稿時,上述負責人表示,三位投保人均已安排專屬理賠客服人員處理,高女士的報案已經處理妥當。另外兩位投保人的情況,理賠人員會調查其所在小區情況,再進一步和客戶溝通。
高女士告訴中新經緯,已有理賠人員聯系她稱將重新審核材料,對方已與社區打電話核實此事,并表示隔離津貼可能兩天后到賬。
保險創新也要兼顧風險
此前,不少保險公司都曾推出過擴展新冠肺炎相關責任的意外險。一方面,該保險受到投保人青睞,為保險公司吸引了大批投保人;另一方面,隔離險因理賠難頻頻被投訴。 隨著投保人增加、承保風險上升,“隔離險”一度保費上漲、將疫區排除在承保范圍外,甚至今年3月中旬起,不少保險公司將“隔離險”下架。
談到“隔離險”理賠糾紛不斷的原因,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中新經緯采訪時指出,主要是由于保險條款存在漏洞。他認為,保險條款應該將承保范圍、賠付條件盡可能地說清楚,不能模棱兩可,同時雙方信息應該是對稱的。如果由于條款解釋得不清楚,導致消費者無法接受拒賠理由,那么保險公司應當承擔一定責任。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中新經緯分析稱,我國在立法上確認了保險合同的解釋適用不利解釋原則,保險法規定:“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訂立的保險合同,保險人與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合同條款有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合同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應當作出有利于被保險人和受益人的解釋?!?/p>
王德怡認為,保險公司在設定拒賠條件時,應給予被保險人特別的提示。同時,保險公司拒賠不能違背常識、常理。
他指出,在實踐當中,很多人被要求隔離,并沒有得到相關政府部門的書面文件,相關的書面證據難以取得。保險公司不能忽視這些實際狀況,要求被保險人提供比較嚴格的書面證明材料。
在王德怡看來,應該堅持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在被保險人無法提供書面隔離文件的情況下,可以用其他的證據(如小區轉運通知、乘車過程、實際被隔離的活動軌跡等)證明被隔離的實際情況,上述證據也應該被采納。
有關“隔離險”虛假宣傳、理賠難等現象也引發了監管關注。今年1月,銀保監會財險部向各銀保監局、財險公司下發了《關于規范“隔離”津貼保險業務經營有關問題的緊急通知》,要求保險公司在產品銷售過程應充分履行說明義務,對保險責任、責任免除以及理賠條件等進行充分說明,并依法依規對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和說明。
5月30日,中保協向財險行業發布《中國保險行業協會關于財險行業扎實推動穩經濟各項政策落地見效的通知》,要求各財險公司不斷加強和改進隔離險等疫情相關保險理賠工作,提高理賠效率,在合同范圍內實現應賠盡賠。對疫情嚴重地區開通理賠綠色通道,做到應賠快賠。
“這次事件對保險行業也是一個教訓,”董登新分析稱,保險的費率取決于事故發生的概率,但是遇到突發事件或者疫情,它的發生概率很難測定,因此作為保險公司,其研發風險非常高,需要謹慎考慮保險產品的費率和定價問題。
此外,董登新強調,對于帶有一定社會責任的特殊保險產品,保險公司更應該重視,要妥善處理好糾紛。(中新經緯APP)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