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業發展需穩健的薪酬制度
言 燃
通過完善薪酬機制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是金融業近年來實踐驗證的成功經驗。
隨著注冊制改革穩步推進,券商投行業務受益制度紅利穩健增長,而行業高薪的合理性疑問則被進一步放大。尤其是部分個案導致券商被市場貼上“高薪”標簽,也觸發監管對這一問題的進一步審視。
實際上,要求券商建立合理薪酬制度的相關監管措施早已有之,尤其是在投行領域。年內監管層再次密集發文規范券商薪酬制度,并明確不得將從業人員薪酬收入與其承做或承攬的項目收入直接掛鉤,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為一視頻對講探強監管下各家券商薪酬制度的變化,《證券日報》調查組連線近10位券商投行相關人士,并暗訪第三方招聘平臺的近20位招聘人員。在與他們的對話中,記者清晰地感受到多數券商堅定擁抱監管,但個別中小券商仍有打“擦邊球”之嫌,甚至這一現象還得到部分招聘人員的佐證。
監管及時出手糾偏,中長期來看,是券商投行業務良性競爭、利好證券行業健康發展、防控金融風險的必然之舉。或許券商在適應過程中會出現短期人員、項目流失,對優質人才吸引力有限,從業人員在一定范圍內降薪等“陣痛”,但顯然這些均不能成為個別券商動作“不標準”的理由。
仔細研讀監管要求不難看出,監管層一方面意在引導券商建立充分反映合規管理和風險要求的、長效合理的薪酬管理制度,促進券商穩健經營和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則是推動券商更好承擔社會責任的現實需求,而這正是確保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關鍵一環。
所謂有為才有位,正在推進的注冊制改革更加強調壓實中介機構責任,券商也更應規范“言行舉止”,勤勉盡責、廉潔自律,并建立以貫徹穩健經營理念、確保合規底線要求、促進形成正向激勵、提升公司長期價值為原則目標的穩健薪酬制度,從而發揮好資本市場“看門人”職責。(證券日報人臉識別門禁)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