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計劃打造未來產業 2030年實現5000億產值目標
家家安上海10月11日電 (記者 鄭瑩瑩)據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11日晚間發布的消息,上海計劃在腦機接口、6G技術等未來產業上發力,到2030年實現未來產業產值達5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左右的發展目標。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新近印發的《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 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到2030年,上海計劃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等領域涌現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硬核成果、創新企業和領軍人才。
根據該《方案》,上海將在一些前沿領域布局落子。
比如,在腦機接口領域,上海計劃加速非侵入式腦機接口技術、腦機融合技術等領域突破;加強腦工程學、腦神經信息學、人工神經網絡等基礎研究,推動類腦微納光電器件、類腦計算機、神經接口等研發創新;探索腦機接口技術在肢體運動障礙、慢性意識障礙、精神疾病等醫療康復領域的應用。
在生物安全領域,上可視對講海計劃突破新型微生物、病原體快速鑒定和短期規模化檢測、科學追蹤溯源等關鍵技術;推動新型疫苗、抗體及分子、免疫診斷等共性技術研發轉化,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傳染病防治藥物,構建生物安全產業體系;支持生產和儲備一批重大傳染性疾病防治藥物、檢測試劑和設備。
在6G技術上,上海計劃科學有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和規模化商用;突破空天海一體化、確定性網絡等關鍵技術;聚焦6G智能終端、系統設備、通感算一體化網絡以及融合應用等領域,推動產業做大做強;建立6G國家標準與技術推進中心,強化6G標準引領。
在量子科技上,上海計劃圍繞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測量,積極培育量子科技產業;攻關量子材料與器件設計、多自由度量子傳感、光電聲量子器件等技術,在硅光子、光通訊器件等器件研發應用上取得突破;推動量子技術在金融、大數據計算、醫療健康、資源環境等領域的應用。
為了競逐這些“未來賽道”,上海將實施“領跑計劃”“雨林計劃”等六大計劃。比如,“雨林計劃”指的是探索設立市場化主導的未來產業引導基金,鼓勵金融機構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推動國際性行業組織落戶,支持企業參與制定未來產業標準規范;建立未來產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注重數據安全、產業安全和倫理制度建設;放大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一鍵報警呼叫、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溢出效應,搭建未來產業合作交流平臺;聯動“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舉辦未來產業大賽。(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