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都樟樹“十年之變”:讓“綠色顏值”與“金色產值”共生共贏
家家安宜春10月11日電(記者 姜濤)“我們將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守好生態底線,著力拓展‘兩山’雙向轉化渠道,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讓‘綠色顏值’與‘金色產值’共生共贏。”在10日舉行的“宜春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樟樹專場會上,樟樹市委書記尹志來如是說。
十年來,依托悠久的文化歷史和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藥都”樟樹逐步發展形成了藥、酒、鹽、金四大傳統產業和電子信息、數字經濟等新業態,產業特色鮮明。連續六年入選全國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百強,從98位躍升至56位。
樟樹市仁翔醫藥流通tuya可視對講企業智慧物流車間。 樟樹市委宣傳部供圖
產業興市 “藥都”品牌持續擦亮
近年來,江西省相繼出臺《江西樟樹“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實施方案》,樟樹市系統調研總結發展經驗,并結合全國各地中醫藥發展經驗做法,深入推進“中國藥都”振興工程,做大做強中醫藥首位產業,進一步擦亮“中國藥都”品牌。
十年間,樟樹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增加至50.77萬畝,是2012年的2.2倍;醫藥企業由108家增加至406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106家、高新技術企業45家;醫藥產業集群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大關,達1081億元。
樟樹市店下鎮生態環境優良,自然風光迷人。 樟樹市委宣傳部供圖
談及如何深入推進雙“一號工程”,樟樹市委副書記、市長陳鈺表示,通過出臺數字藥都實施意見、加速智能化應用、數字經濟產業扶持辦法等政策措施,全市累計實施“機器換人”項目175個,帶動企業配套資金投入34.2億元,重點領域裝備數控化率達60%以上,促進了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同時,緊盯酒、鹽、金屬家具傳統支柱產業和數字經濟、高端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深入推進產業鏈鏈長制,不斷擴大有效投資,全力培大育強企業,加快構建具有樟樹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
贛江樟樹段水域碧波蕩漾。 樟樹市委宣傳部供圖
綠色發展 生態環境顯著改善
尹志來在發布會上介紹稱,十年間,樟樹全市共完成人工造林11.83萬畝,森林蓄積量達214.6萬立方米;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1處、森林鄉村2個,省級森林鄉村6個、鄉村森林公園3個;城市綠地面積達1441公頃,被評為江西省園林城市。
同時,完成一批重大減排項目,全面淘汰10噸以下燃煤鍋爐,城區436家餐飲單位全部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空氣質量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河湖“清四亂”“清河行動”等專項行動,整治河湖突出問題300余個,全面實現城市無黑臭水體;強力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持續推進疑似污染地塊準入管理,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100%。
樟樹市三皇宮歷史文化街區夜景圖。 樟樹市委宣傳部供圖
此外,樟樹市財政累計投入18億元,完成了企業退城進園、鹽化基地環保設施完善、構建城鄉垃圾處理一體化體系等重點整治任務。通過深入實施“藍天工程”“清水工程”“企業達標排放再提升工程”三大工程,全過程全地域推進生態環境治理。
今年以來,該市先后出動執法人員414人次,開展零點行動50次、重點行動15次,檢查企業900余家次,責令10家企業進行整改,以“零容忍”的態度推進鐵腕治理,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如今,要素聚集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正在樟樹加速形成;醉人的“樟樹藍”、怡人的“贛水綠”、迷人的“閣山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可視門鈴在“藥都”大地全面展開。(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