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晉信用科技實驗室揭牌 打造“城市信用朋友圈”
家家安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杜燕)今天,2022信用北京(第八屆)信用中關村高峰論壇暨京津冀(晉)信用協同交流會在北京召開。會上,京津冀晉信用科技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揭牌,致力于打造國家級信用經濟和數字產業的生態發展平臺。
該實驗室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在北京市經信局、天津市發改委、河北省政務辦、山西省發改委指導下,由中國科學院、河北冀政信用、天津市企業誠信協會、山西省信用信息管理中心、陽光信保公司等機構聯合發起設立,旨在夯實政務數據社會化應用的基礎設施、構建數字經濟的“創新-落地”體系,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和數字產業集聚發揮積極作用。
實驗室將對接公共信用數醫護對講據、連接社會場景數據、融合金融科技數據,吸引各類場景企業、數據企業、信創企業、科研機構、金融機構,聚合政府和社會機構在科技、數據、人才和資本等要素優勢,圍繞政務數據、社會數據、金融數據進行跨區域、多場景的互聯互通和共享互認,共同開展數據多源協作、數據資產管理、數據監理、數據保險、信用風險緩釋等領域研究,致力于打造國家級信用經濟和數字產業的生態發展平臺。
京津冀晉信用科技實驗室作為跨地區政務數據和社會數據“一站式”融合共享應用服務平臺、數字經濟產業集聚的驅動引擎,京津冀晉四地按照統一的數據標準、技術規范和運營機制運行,在國內屬于首創,將引領各個區域的公共信用數據共享應用邁向新臺階。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國內首款數據保險產品在京津冀晉信用科技實驗室正式上線。該款數據保險產品基于區塊鏈、多方安全計算等底層技術,在數據合規安全、數據版權傳遞、數據多源協作、數據質量管理、數據精準定價、數據價值提升等方面,為接入實驗室的數據提供方和使用方提供數據資產全生命周期的風險保障。
會上還發布了京津冀晉重點領域聯合激勵試點工作成果。據了解,在國家發改委、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指導下,四地共同推進了信用醫療便民應用,守信市民在四地所有開通信用醫療服務的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可享受“門診先看病免排隊”“住院免押金可分期”“急診先救治后結算”便民醫療服務。通過優化就醫流程,免除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等多環節的排隊繳費,信用就醫患者只需在診療結束48小時內通過手機支付醫保以外的自費部分即可,有效解決了傳統就醫模式下患者排隊繳費時間長、醫療費用壓力大等痛點,大大縮短患者看病時長、減輕患者奔波繳費的痛苦,切實提高了百姓就醫幸福感和信用價值獲得感。
據悉,“信用醫療”正在京津冀晉四地有序推進。目前,北京市石景山區、東城區、通州區、豐臺區、朝陽區、密云區等9個城區,天津市南開區,河北省石家莊市、秦皇島市、承德市,山西省太原市、大同市、忻州市等地均陸續開通了信用家用門鈴醫療服務。疫情期間,信用醫療大幅降低了患者在醫院的滯留時間和交叉感染機率,提高了醫院運轉效率。(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