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中國】淮安為“母親湖”療傷:水清了,人富了
家家安2月14日電 (邵婉云)洪澤湖是淮河流域防洪的蓄泄樞紐,是南水北調東線重要的調蓄湖泊,更是淮安人民的“母親湖”。
近年來,洪澤湖面臨過度開發、生態環境日益退化的問題?;窗彩邢麓鬀Q心、花大力氣推進洪澤湖治理保護,為“母親湖”療傷。
“兩船”整治
水清了,人富了
長期以來,洪澤湖周邊水上人家以捕魚、養殖等水上作業為生,餐飲船、住家船停留在洪澤湖沿線的避風港內,長期水上生活產生的垃圾和污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洪澤湖水質污染、水環境退化、水生態破壞等內源污染問題。
供圖。洪澤區老船塘整治前。
2020年3月,淮安市全面啟動“兩船”整治。據統計,全市共有30條餐飲船、3618條住家船。
解決了后顧之憂,漁民才能安心上岸。在“兩船”整治工作中,淮安市以問題為導向,對接具體現實、化為具體方案、變成具體措施,積極抓好退捕漁民轉產安置和生計保障這個根本。
以淮陰區為例,除做好住房安置外,針對漁民退捕后的就業、創業、培訓需求,當地編制了就業創業政策指南,梳理優惠政策,向退捕漁民推送了36家企業647個崗位信息及就業創業相關扶持政策,鼓勵漁民參加招聘實現就業。
謝剛是第一批離船上岸的船民,上岸后他繼續干老本行螃蟹養殖,雖然干的還是同樣的活,但他卻很快感受到了上岸養殖的好處。
“以前在湖面養殖,每年就怕大水,汛期時水一旦進去了,一年的心血就白費了。”謝剛說,“到內地養殖的好處就是,只要水草、資源、水質保證好,就有保證。”謝剛的養殖面積從去年的140畝地擴展到了今年的180畝,今年的年收入也達到了30余萬元。
供圖。洪澤區老船塘整治后。
淮安市堅持先安置再整治的原則,多途徑多方法妥善做好無房船民上岸安置問題,引導漁民在適宜區域推廣稻田綜合種養,對發展特優高效種植、特種綠色水產、特色生態休閑等“三特”農業的漁民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扶持。
2021年6月,淮安市洪澤湖水域內的“兩船”整治工作已圓滿完成。
就業有引導、住房有安置、產業有扶持,為綠水青山作出自己貢獻的船民、漁民上岸后,有房住、有事干、生活有保障,過上幸福生活。
“采砂”整治
守護水生生物棲息地
湖水浩淼、蘆蕩深深,是昔日洪澤湖的美景。然而由于湖內非法采砂船迅速膨脹,洪澤湖“受傷”了。
非法采砂不僅污染水體,對沿岸的生態也會產生危害。非法采砂船破壞湖床結構,產生各類污染,導致水生生物的棲息地喪失,種質資源庫損害,濕地生態系統功能退化。為了護衛“母親湖”,淮安對非法采砂采取嚴打高壓態勢。
無線門鈴 為嚴厲打擊非法采砂,淮安市出臺《淮安市洪澤湖禁止采砂長效管理實施意見》,堅持“陸治水打”相結合、刑事司法和行政執法相配合,全力開展聯合執法打擊,按月督查推進,形成自上而下、跨部門、跨區域的聯合監管和打擊合力,采取強有力措施,保持露頭就打、違法必究的高壓態勢,確保洪澤湖禁采工作取得實效。
截至目前,淮安市共拆解洪澤湖淮安水域非法采砂船453條,審判61名非法采砂犯罪人員,實現洪澤湖淮安水域采砂船“清零”目標。
供圖。采砂船拆解中。
綜合施策
還人民一湖清水
為了還全市人民更加美麗的一湖清水,淮安市制定《洪澤湖治理保護工作要點》和《洪澤湖治理保護項目建設計劃》,強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維護洪澤湖生態健康和功能完好。
2020-2021年,淮安市實施了洪澤湖大堤洪澤城區段、淮河干流生態廊道、洪澤湖古堤(二河西堤)等10個生態修復示范項目,環湖地區造林1.75萬畝,修復濕地10350畝,建成42個省綠美村莊示范村,新建及改造20個污水處理項目。
一方面,狠抓水體污染源頭治理。加強對沿湖污染來源企業執法檢查,污水處理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和超標準排放的,堅決停產整改,不達標、不復產。同時,加大養殖業整治力度,落實洪澤湖保護區的退漁還湖工作,有序清理圈圩養殖。
供圖。洪澤湖大堤生態改造前后對比。
語音呼叫對講 另一方面,強化生態退化源頭治理。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洪澤湖流域系統性著眼,推動洪澤湖綜合保護、水系連通、生態修復,促進湖體休養生息,增強自我凈化能力,統籌推進洪澤湖周邊城鄉水環境、水資源、水生態,打造河湖生態岸線,形成洪澤湖全面保護、綠色發展的新格局。
負重前行,煥發新生。如今的洪澤湖不僅更加靚麗動人,而且成為了一個物產豐饒、生態良好的綠色家園。(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