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政策“筑巢” 引“鴻雁”歸鄉
家家安濟南2月20日電 (呂妍)近年來,山東各地為吸引各類人才返鄉創業營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搭建了許多干事創業的平臺,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筑巢”,引“鴻雁”歸鄉,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山東省蘭陵縣,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總經理劉雁濱大學剛畢業就毅然選擇返鄉搞農業。10余年來,他從一個“門外漢”,成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農人”。劉雁濱先后帶領團隊為“雪龍號”科考船研制集光伏發電、溫濕度自動調節、無土栽培等技術為一體的“植物工廠”。新建了4座集光伏供電、供熱為一體的全自動生態熱帶水家用門鈴果生產溫室,創國家“創新實用”專利。此后,他又按照“農業4.0生態系統”自行規劃設計建造農業科技館。
在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返鄉創業園,村民變身產業工人加工汽車用線束。 菏澤市牡丹區宣傳部供圖
在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優佳養牛場,每頭奶牛都有專屬的智能項圈和耳環,奶牛疾病監測、飼料投喂、產奶監控等實現了智能管理。“我的破題思路是合作社轉公司化運營。”回鄉創業的“95后”王一鳴說。敢想敢干的他成立了蘭山區優佳奶牛養殖場,讓合作社社員變身產業工人,大刀闊斧地引進新設備,開展精準飼喂,實現量質齊增。
走進日照語音呼叫對講市五蓮縣“柿子紅了”溫泉民宿,大片的金色柿園,古色古香的小院,天然的溫泉池氤氳著霧氣,這是由返鄉人才劉玉明、李楊等人將10處老舊石屋改造升級而成的。“五蓮是我的家鄉,發展前景廣闊,我希望能在家鄉闖出一番事業。”李楊說,他們憑借電商平臺,幫助當地民眾銷售黃桃、石磨煎餅等各種農副產品,還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固定崗位22個,流動崗位60個,平均增收達到2萬元(人民幣,下同)。
“現在我給你們推一個福利爆品,感謝粉絲一直以來對范范家的支持。”在泰安市岱岳區滿莊鎮,鏡頭前的范維峰夫妻倆忙著介紹文具產品。2020年,在上海從事文具批發生意的“80后”范維峰夫妻決定回村創業,幫助村里發展。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電商產業發展已經初具規模,鄉親們都喊他們“文具范范”。“現在日銷量能到1萬單左右,銷售額20余萬元,隨著訂單越來越多,我們還從村里吸納40多位村民就近就業。”范維峰介紹。
“我能在家門口上班,多虧了我們村里的‘致富能人’郭勤前。”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武城集村村民黃衛生說。2020年,郭勤前返鄉創業,成立了牡丹區精誠機械有限公司,目前已將35名當地村民培養成了專業技術工人,公司成功申請了發明專利11項,年產值近500萬元。近年來,該鎮通過“騰籠換鳥”和資源整合,打造了以食品加工、工業制造為主導產業的返鄉創業園區,返鄉人員創建的企業產銷兩旺,已安置和帶動了當地1500多名村民就業增收。
走進山東省巨野縣盛世家具公司,技術員徐寶周正在檢查藤編織產品的質量。隨著近幾年家鄉基礎設施、創業政策的日臻完善,漂泊在外的他選擇了回鄉就業。“現在每個月收入7000多元,離家很近,工作很舒心。”徐寶周說。
據悉,2022年,巨野縣累計新增返鄉創業就業人員6955人,新增返鄉創業人員創辦領辦實體2765個,新增過億元返鄉創業項目6個。“巨野縣將進一步加大返鄉創業招引、扶持力度,加強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扶持,引導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經營實體,為返鄉創業釋放出更多新機遇,著力營造‘家門口的溫暖’、打造拴心留人的‘強磁場’,讓更多‘歸雁’在家門口安心創業、舒心就業,為建設家鄉、振興鄉村貢獻力量。”巨野縣委書記馮艷麗說。(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