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瑤山“深耕”羊產業 念“羊經”助瑤胞發“羊財”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老區新貌)廣西大瑤山“深耕”羊產業 念“羊經”助瑤胞發“羊財”
家家安河池6月3日電 (記者 張廣權)喂料、喂水、清理羊舍……近年來,家住廣西都安縣地蘇鎮拉棠村的農戶唐美康一門心思撲在羊舍里。靠養羊過上好日子的她,逢人便說:“發‘羊財’了。”
圖為都安澳寒羊繁育基地。 陳冠言
唐美康目前在都安澳寒羊繁育基地工作,日常負責羊群喂食和羊圈清掃,每個月能得到3600元的工資。“之前在家自己種玉米、養豬,一年下來賺不了多少錢,而且年紀大了做農活對講門鈴很辛苦,現在廠里工作,離家近收入又高還穩定,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
唐美康的故事是都安當地農戶在澳寒羊全產業鏈發展中獲益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廣西都安縣聚焦“產+銷”重難點,從養殖、屠宰、加工、物流、品牌、銷售等環節著手,全力推動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累計完成投資3.6億元,建成占地1300多畝的澳寒羊產業園和20多個澳寒羊養殖中心場,逐步形成繁殖基地、育肥基地、冷鏈加工廠、飼料加工廠為一體的澳寒羊全產業鏈,形成一、二、三產業高度融合、上下游緊密協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圖為技術人員給羊做B超。 陳冠言
當地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縣澳寒羊產業項目成功認定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家,建成了5個“萬戶萬羊”示范園區、19個聯建聯營示范基地(場)、肉羊養殖場86家。到2021年年底,全縣肉羊存欄67萬只,其中澳寒羊飼養量約為21萬只,產值約1.93億元,帶動逾20萬名群眾受益。
“澳寒羊“是澳大利亞高端肉羊新品種“澳洲白”和“小尾寒羊”雜交繁育而成,具有繁殖率高、生長速度快、產肉率高、肉質好、易飼養的特點。
都安瑤族自治縣地處廣西大石山區,草資源豐富,城區交通便利,發展養羊產業得天獨厚。作為“中國山羊之鄉”,都安百姓養羊歷史已逾百年。
近年來,廣西都安創新發展模式,打造“萬戶萬羊”聯建聯營模式,鞏固脫貧成果。該模式由政府牽頭,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繁育基地、育肥基地、飼料生產車間、屠宰分割車間等配套設施,并負責羔羊繁育、飼料生產、疫病防治、屠宰加工及市場營銷等,村民合作社負責羊只飼養育肥,澳寒羊一年出欄兩批,出欄后的商品羊由企業統一保價回收。期間,政府派員參與經營監管,確保企業每年保底分成給農戶,使企業和農戶雙方共擔風險、共享紅利。
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財務總監李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飼養澳寒羊的收益是100元/只,而澳寒羊一年出欄兩次,如果村民合作社養1000只羊,一年養兩批,那么就可獲得20萬元的收入。“只要有條件建起羊舍羊圈,又有人工來照看羊群的話,獲得高收益還是很有保障的。”李苗說。
“萬戶萬羊”聯建聯營模式的發展讓許多村民通過養羊發起了“羊財”,同時也帶動了大批本地村民就近就業。地蘇鎮拉堂村村民譚會連就是其中一員,如今,靠著給羊接生,她實現了在家門口就業的夢想,“每個月都能收入逾3000元,同時還能就近照顧老人和小孩。”
作為“萬戶萬羊”聯建聯營項目的“領頭羊”,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還通過建設澳寒羊新營養膨化飼料加工廠和智能自動化屠宰深加工冷鏈中心,打造“統一育齡、統一配種、統一飼料、統一育肥、統一冷鏈加工銷售”的閉合產業鏈。“出欄的澳寒羊在屠宰深加工冷鏈中心進行屠宰后,加工包裝成不同的肉品售往區內外的大型商超和餐飲企業。”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冷鏈廠廠長張俊英介紹,目前,公司已將銷售市場覆蓋浙江、上海、廣東和廣西區內,未來,將力爭拓至北京、香港等地。
“深耕”羊產業,念好“羊經”,近年來,廣西都安縣還通醫護對講過與廣西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開展肉羊產業科技合作,在良種引進、雜交繁殖、屠宰加工、疫病防控等方面為產業園創建提供科技支撐;與安徽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引進羊腹腔鏡子宮角輸精技術,實現能繁母羊同期發情、同時授精、集中產羔,提高成活率;通過粵桂協作平臺,引入廣東牛羊科研團隊、專業研究機構、大型農產品采購企業,自主培育優良的澳寒羊品種,打造“雪花和羊”的高端食材品牌,同時通過信息追溯系統,落實園區肉羊質量可追溯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可靠。
廣西澳都農牧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黃鋼軍介紹,未來,公司將著力將都安縣澳寒羊養殖基地打造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澳寒羊核心種群基地,與國際市場強強聯手,將都安縣澳寒羊養殖基地,打造成為國內最大的高端肉羊育種企業。
都安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羅杏香表示,“十四五”時期,都安縣將大力實施特色產業提升行動,重點發展澳寒羊等優勢產業,推動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通過發展澳寒羊產業,讓更多農戶在全產業鏈發展中分享增值收益,實現增收致富,全力助推鄉村振興。(完)
此頁面內容采編自中新網,僅供客戶了解最新前沿資訊所用,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做刪除處理。家家安科技,安全放心的視頻語音呼叫可視對講門禁無線門鈴系統生產廠家。
